阳琼:17年坚守铸就“新化蓝”
4月21日傍晚,新化县某建筑工地上,娄底市生态环境局新化分局的阳琼正弯腰检查防尘网覆盖情况。汗水浸透制服,她却无暇擦拭——这是阳琼投身环保事业的第6205天。
从“白衣天使”到“蓝天卫士”,这名中共党员用17年的坚守,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生态答卷”。
作为县规环委办工作人员,阳琼的履历上写满荣誉:9次年度考核优秀、4次记功、2024年“娄底最美基层生态环保铁军人物”。
更令人瞩目的是她参与创造的生态奇迹:2023年,新化县城区空气质量改善幅度跃居全省第五,成为娄底市唯一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县市;2024年,全县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成功退出全省后十名,提前完成攻坚目标。
“污染防控就像预防医学,必须把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阳琼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她的工作日志里,记录着日均2万步的巡查轨迹:
工地扬尘治理:从防尘网覆盖到车辆清洗,她像“侦探”般揪出每个细节问题,用专业讲解化解施工方抵触情绪;
道路扬尘管控:在尾气和粉尘中一站数小时,督促环卫作业标准化;
统筹协调:起草文件、组织会议、分析数据,她让大气污染防治从“单打独斗”变为“全民行动”。
同事形容她是“永不停转的陀螺”——清晨6点出现在资江畔巡查,深夜仍伏案修订方案。
分局那盏常亮的灯,成了新化蓝天保卫战的“灯塔”。
2008年,阳琼做出人生重大抉择:放弃从医十余年的稳定工作,转战环保领域。
“穿白大褂治病救人,换蓝制服治病根。”面对陌生领域,她啃完30余本专业书籍,笔记摞起来超过身高。
正是这种“归零”精神,让她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并创新提出“源头管控+精准施策”工作法。
当前,阳琼正探索“智慧环保”新路径:推动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同时深入社区宣讲环保知识。
“守护蓝天不能只靠环保人单打独斗。”她表示,将联合住建、交通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并呼吁市民参与监督,“让新化的每一口空气都透着清新”。
夜幕降临,阳琼的身影仍穿梭在工地与办公室之间。
对她而言,6205天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那份镌刻在党徽下的誓言,正化作资江上空的繁星,照亮新化的绿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