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之旅 | 乔家大院:深宅春秋里的晋商密码
早些年,电视剧《 乔家大院》对我的震撼非常大。这次我和一大堆友人推开了乔家大院斑驳的木门,仿佛叩响了尘封百年的时光之门。青砖灰瓦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高高的院墙将喧嚣隔绝在外,一砖一瓦、一梁一柱,都镌刻着晋商传奇的密码。
跨进这座被称为“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明珠”的宅院,迎面便是巍峨的照壁,“百寿图”砖雕气势恢宏,一百个不同字体的“寿”字在工匠刀下活灵活现,既彰显着乔家对福寿安康的祈愿,也暗含着家族绵延昌盛的期许。穿过高大的门楼,四合院落层层递进,宛如走进一座迷宫般的建筑博物馆。
行走在青石铺就的甬道,两侧院墙上形态各异的拴马桩默默伫立,仿佛还能听见当年驼队归来的铃声。进入“在中堂”主院,明楼、统楼、角楼、更楼错落有致,斗拱飞檐间尽显威严气势。正房内,紫檀木家具古朴典雅,墙上挂着的晋商驼队图,将人瞬间拉回那个驼铃悠扬、商路迢迢的年代。乔家先祖乔贵发白手起家,从走西口的小商贩到纵横欧亚的商界巨擘,这份艰辛与荣光,都凝固在这深宅大院的每个角落。
最令人惊叹的当属院中的“三雕”艺术。木雕门窗上,梅兰竹菊清雅脱俗,人物故事栩栩如生;砖雕影壁前,“福”“禄”“寿”等吉祥图案寓意深远,连屋檐下的墀头都刻满“马上封侯”“麒麟送子”的典故;石雕柱础上,狮子滚绣球、莲花托宝瓶,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工匠的巧思。尤其是那对万人球,每个直径不足三寸的球体上,竟雕刻着一万个细如发丝的寿字,工艺之精湛,让人叹为观止。
遥想当年,乔家主人站在此处,看着商队满载而归,该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这座宅院不仅是乔家财富的象征,更是晋商“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精神的具象化表达。乔家几代人恪守“人弃我取,薄利广销,维护信誉,不弄虚伪”的商训,在票号、茶叶、皮毛生意中开疆拓土,将生意做到俄罗斯、蒙古,创造了“汇通天下”的商业奇迹。
下午三点,我们打道回府。回头望着乔家大院,阳光为乔家大院镀上一层金色。走出这座承载着历史厚重的宅院,耳畔似乎仍回荡着晋剧的唱腔,眼前浮现出乔家人晨起洒扫、暮时议事的场景。乔家大院不仅是凝固的建筑,更是流动的历史,它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晋商的辉煌与坚韧,也让后人在青砖黛瓦间,触摸到了中国商业文明的温度。
作者简介
刘雄,湖南新化人。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且行且歌》、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