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笔会之喀什古城:时光雕琢的西域瑰宝

作者刘雄2025-04-25 09:51:25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怀着对这句坊间传言的好奇与向往,我踏上了这片被岁月厚爱的土地。

  踏入古城,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迷宫。纵横交错的街巷,像脉络般延伸,每一条都藏着独特的故事。脚下的砖块,有的呈“横直线”,指引着人们避开死胡同;有的铺成“箭头状”或“人字形”,带领着游客走向新的惊喜。

  古城的建筑独具特色,土木砖木结构的房屋,融合了汉唐、古罗马遗风和维吾尔族民族现代生活的风格。沙黄色的外墙,透着质朴与沧桑,而走近细看,门廊边框的雕花、艳丽的彩绘装饰,又为这座古城增添了几分精致与灵动。

  家家门前的翠绿植物和点缀其间的鲜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阵阵芬芳,给古老的街巷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沿着街巷漫步,各种商家小铺琳琅满目。手工艺匠人在自己的店里专注地制作着手工艺品,纯铜器皿精巧细致,乐器玲珑剔透,花帽、裙子、围巾等色彩斑斓,让人目不暇接。

  路过一家老茶馆,里面传来阵阵欢快的笑声和民族乐器声。

  我忍不住走进去,只见一位老人正弹着热瓦普,唱着动听的维吾尔民歌,周围的人们也跟着节奏轻轻摇摆。

  一位维吾尔族姑娘的舞姿格外引人注目,她的每一个动作都轻盈优美,仿佛会说话时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让人沉浸在这欢乐的氛围中。

  拍照,是喀什古城的一大特色。南来北往的游客,无论男女老幼,穿上维吾尔族服饰,便有了别样的韵味,与古城的风景融为一体,留下美好的倩影。

  在这里,人们不仅是游客,更是古城故事的参与者和记录者。

  有人说,喀什古城太商业化了。但我却认为,喧嚣和繁华正是它的本真底蕴所在。

  作为古丝绸之路上连接欧亚的交汇处,这里自古就形成了各种商贸市场,如今,木瓜抓饭、羊肉抓饭、缸子肉、鸽子汤、大盘鸡等美食的香味弥漫在大街小巷,奶茶店、咖啡屋和民宿、客栈等一应俱全,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和谐共生。

  放慢脚步,走进只有当地人生活的小巷,还能感受到那份最纯粹的生活气息。古老的街巷中,孩子们嬉笑玩耍,老人们悠闲地聊天,随意走进一家民宅,屋内装饰保留着维吾尔风格,地毯、挂毯、小炕桌,炕桌上摆满了干果,主人会热情地招呼你坐下,品尝美食,喝一杯香甜的奶茶。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古城老街旧巷不仅是一种情怀,更是生活,藏着最惬意的时光和烟火气息。

  喀什古城,这座被时光雕琢的西域瑰宝,无论是建筑、文化、美食还是风土人情,都让人难以忘怀。它就像一本厚重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首悠扬的歌,每一个音符都跳动着生命的旋律。

  离开古城后,它的一砖一瓦、一街一巷,都时常在我的脑海中浮现,让我期待着下一次与它的重逢。

作者简介

  刘雄,湖南新化人。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且行且歌》、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