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溪村落的前世今生之富溪传奇

作者陈许仙 张光英 刘玲 张琳2025-04-08 15:19:14
原出处:魅力潇湘网
阅读:

佛教圣地石马三都富溪村遗址

  在新化县境内,以“富”字命名的村落,恐怕不多,但在白溪镇却有一个。

  千年的人间烟火,将“富”字这块金牌擦得锃亮锃亮,于是这里为佛教的诞生地。

  做法事者都要写上“中国湖南省宝庆府新化县石马三都富溪村”。富溪传奇由此而来,引人注目......。

  富溪,位于新化县白溪古镇东北部12华里处,人口2000多人,是一座千年古村落,为新化县陈氏伯万公后裔陈国荣始祖居地。

  富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名胜景点四处可见:东南山头有“真神殿”遗址,还有具有远古传奇色彩的“石牛峰”,“石牛”,“石牛童”,“石栓牛桩”,“石牛栏”等。

  不远处望河山上有佛教圣址“观音殿”(后改名望河殿),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白溪登山揽胜,在殿前远眺西南,蜿蜒资江、白溪古镇尽收眼底,雅兴之下挥毫泼墨题名“望河殿”,故此殿现名为“望河殿”。二百多年历史。

  殿前现有考古石碑10多块,碑高2米多,宽1米多,对考证此殿和富溪历史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漫步山下,古迹景点,还有千年历史的“石峰桥”,“三港九堂”,“院内一口塘,塘内一口井,井边一块瓦子坪”,“仙人桥”,古文化圣地“五之堂”,“两口石棺材”,“锣筛坝”,“美女洗浴”,“石寄娘”,“儿童石”,“童子拜观音”,“三弓两箭”,“和尚石”“天鹅抱蛋”,等等。

  今天的富溪,石牛山上200多亩梨园,每年春季争相绽放,刮风时似大雪飞舞,吸引游人前来欣赏。

  山下还有“羊门湾水库”,革新水库、”大塘湾水库”这是大跃进时代的产物。

  富溪人民战天斗地修筑的几口大型山塘,水库,不仅为改变农田灌溉做出了贡献。而且不时引来钓客钓鱼,做口味鱼保您涶涎三尺。

  追昔抚今,历史上的富溪,充满传奇,也曾经成为白溪地区战火纷飞之要地。

  解放军剿匪红二.六军团在白溪古镇驻军,且安插了一支部队在富溪与横岩十茶相界的山上,修筑工事战壕,现一直命名为“炮子氹”,当时的富溪人民为白溪的解放军捐钱,捐粮,捐柴,捐马草等为部队立下了汗马功劳。

  占天地之灵气,富溪人才辈出,解放前的就别说了。

  仅解放后富溪这片热土上的人才,曾先后诞生了北京卫戍部队领导陈元四、北京高级军官疗养院副院长陈鸣九、省畜牧研究院陈玉其,新化县副县长陈远才、新化县交警大队大队长兼公安局副局长的陈志明、现役军人军衔为正师级的王陈、江西公安厅陈一峰等。

  还有局长、科长、书记、校长级干部陈轶祥,陈国华,龚高荣、陈历阶、陈远毅、陈历典、陈佑民、吴成亮等十几位。

  他们战斗在各个工作岗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贡献。

  放眼望去,如今的富溪,所有村民由原来的土木系结构的房屋,都建成了红砖钢筋水泥结构的现代式瓷板房,有的建成了别墅,四合院。

  简直是一个漂亮富裕的村落。

  特别是晚上更是引人注目。跳广场舞的,做健身操的,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娱乐氛围。

  现在村里耕田再不是牛耕了!而是铁牛耕田,且使用了插秧机和收割机,减轻了村民的劳动强度。

  农村民俗文化也紧跟着社会时代的发展步伐,全村十来位女将组成的舞龙队,腰鼓队,大鼓队在全镇是一流的令人羡慕!真是其乐融融。

  富溪的传奇变化,是时代发展的缩影。

  与全国的村落一样承载着历史的前世今生,变幻出五颜六色的光芒。

  只是富溪有着区别于其他的村落,千年来的人文风水,熏陶着古文化渗透的基因、佛教和现在文明底蕴的交汇,迈步在新时代,谱写出新的华章。

  作者 陈许仙 张光英 刘玲 张琳

编辑: 卿跃飞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