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火车看新疆:邂逅一路的壮美与温柔
这次,中国国旅新化征稽所营业部组织我们乘坐广西柳州去新疆的旅游专列,完成了我多年的夙愿 。
当我踏上那列驶向新疆的火车,心中满是期待,一场未知的冒险在铁轨的延伸中缓缓拉开帷幕。
火车缓缓启动,窗外的景色如幻灯片般不断切换。
起初,是熟悉的城市景象,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渐渐被葱郁的田野所取代。大片大片的绿色铺展开来,像是大地的绒毯,其间点缀着星星点点的农舍,烟囱里升起的袅袅炊烟,给这幅田园画卷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随着火车继续西行,地势逐渐起伏,山峦开始出现。这些山虽然不像我们那边的山那般温婉秀丽,但它们雄浑壮阔,山体裸露着岩石,展现出大自然的沧桑与厚重。
山上的植被稀疏,却顽强地生长着,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坚韧。
进入甘肃境内,景色越发荒凉。广袤的戈壁滩一望无际,除了偶尔出现的耐旱植物,几乎看不到其他生命的迹象。
戈壁上的石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它们历经岁月的打磨,见证了无数的日出日落、风云变幻。远处的地平线与天空相连,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这列孤独前行的火车和车窗外的茫茫戈壁,一种渺小感油然而生,让我深深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秘。
终于,火车抵达了新疆境内。这里的天空格外湛蓝,云朵洁白如雪,低低地悬挂在空中,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
在吐鲁番,我看到了古老的坎儿井,这一伟大的水利工程奇迹,凝聚着古人的智慧和汗水。清澈的井水从地下涌出,滋润着这片干涸的土地,孕育出了香甜多汁的葡萄。
继续向北,来到了喀纳斯湖。这里的湖水清澈碧绿,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周围的山峦被茂密的森林覆盖,秋天的山林五彩斑斓,仿佛是大自然用最绚丽的色彩勾勒出的油画。
我乘坐着游船在湖面上缓缓前行,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也带来了湖水的清新气息。
远处的雪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银光,与眼前的湖水、森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让我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坐在火车上,看着窗外不断变换的景色,我心中感慨万千。
这一路的风景,从繁华的都市到宁静的乡村,从广袤的草原到雄伟的山脉,从荒凉的戈壁到富饶的绿洲,每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本生动的自然之书,让我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多样性和无穷魅力。
美景确实好看,但坐旅游专列欠缺地方太多。
列车16节车厢,只有两节软卧。
车上没有充电插座,幸好我坐的是软卧,还可以充电。
但不幸的是硬卧的旅友一窝蜂地跑到我们车厢,排着长队幸是壮观。车厢里的厕所一下被堵了10几个,我们软卧车厢的旅友要跑三四个车厢才能找到厕所,运气好的话不要等,如果运气差的话还要等一阵才能“放松”一下。
从长沙到新疆,时间很长,但列车上放风的车站两三个,而且时间非常短,一般就是2至3分钟,这么长的时间没有一个旅客受得了,造成了百分之九十都感染了病毒,我们睡在软卧车厢的人一个都没跑掉。
还有,到景点火车站候车室,这么多旅客连一个座的地方都没有,还是跑到车站外走廊上顾不上讲卫生了,席地而坐。
正如有人调侃的,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讨债的。还有人戏说回到火车上就是回到难民车上了。好在我们的全陪导游小魏做人做事还行。
这次旅行,不仅仅是一次身体的远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虽然,旅游专列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硬卧没有电源插座,许多人挤到我们的软卧车厢充电,就像菜市场一样,人声鼎沸;中途停靠不准我们下车放风,一座就是几个小时,有点被软禁的滋味……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让我们学会了忍耐、坚强。也让我们放慢了脚步,用心去感受每一处风景,每一种变化。新疆是壮美的,也是很温柔的。它成为了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作者简介
刘雄,湖南新化人。笔名拂晓、刘家湾。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诗词家协会、中国武术协会、中国教育电视协会、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民进新化工委委员、新化县政协常委,中国教育电视协会理事。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少年陈天华》《腊梅花》、散文集《风飘的岁月》《拂晓》《永不消逝的记忆》《且行且歌》、诗歌集《梅山雁语》、理论文集《过来人语》《资江夜语》《写作文不求人》等。